政府棄戈卸甲放棄忠兵?
政府棄戈卸甲放棄忠兵?
只有香港於1891年已成立香港證券交易所,但直到1969年後,股本才成為商業集資的重要來源。60年代末期,遠東交易所成立,隨後二年,金銀、九龍交易所也開業。1974年的石油危機、恒生指數下滑超過90%至150點低位;牛市從1979年持續到1981年;四間證券交易所在1986年合併,引發新一期牛市,恒生指數攀升到3950點的高位,會員人數於96年底為563個;1987年停市4天,市場嚴重受損,從而引致監管改革,幫助香港走上國際金融中心的道路;1993年,美國資金流入,指數首度超越10,000點,年升幅達115.67%;1995年,資金流走,指數跌破7,000點的關口;紅籌股從1992年開始上市,隨後,大受歡迎的中國企業股(H股)陸續登台,外資重新入市,恒生指數於2000年3月創18,398點新高,2000年6月港交所上市,代表交易所會員制的制度終結,以前的證券商會員都變成了市場參與者,但隨着科網泡沬、沙示事件令大市在谷底浮沉。另一牛市則由2003年的8,974點,輾轉上升到本月的17,328點,25個月上升了93%。今年5月3日,市值首次突破一萬億港元,每日成交平均額達381億。
在這四十餘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,本地中小型華資證券商和從業員擔當最重要的角色,對行業一直不離不棄,功不可沒。還記得在87年股災停市四天中,很多期貨公司老闆,當時變賣私人資產都要遵守承諾,履行責任,政府則要墊資賠款於空倉客(當時以外資為主),其後設立交易徵費追收政府損失,留下來的證券商和從業員亳無怨言承擔責任。Soros製造金融風暴,狙擊香港,官鱷大戰,華資經紀安守本位,最終成功擊退大鱷。所謂『樹大有枯枝』,一個『正達事件』令忠心的華資經紀變成白狗,被政府嚴勵的法規和行政手段打壓,引入『一業兩管』導致銀行不公平競爭,『撤銷最低佣金制』引致銀行運用零佣金策略,政策鼓勵以大欺小,令中小型華資證券商和和從業員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窄。
英明朱相信,當中小型華資證券商被淘汰出局之日,便是外資完全控制香港金融業之時,香港政府現時的政策就如棄戈卸甲,將來又怎能抵擋侵略者的船堅炮利呢?為了吸引外資,就如吳三桂大開城門引清兵入關,排擠本地中小型華資證券商,推行不公平產品(窩輪),使投資者任人魚肉,將控制權交給外資,有關當局寧信敵人,不信忠兵,令人惋惜,當年30歲的壯兵現已70餘歲了,經驗比很多高官還要豐富,管理任務多已交給下一代,他們由來奉公守法,面對嚴苛的法規和政府的蔑視,只會啞子食黃連,有苦自己知,大家不會反抗,可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