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化與媚外
香港素有國際城市美譽,稱號是外國人給與的,並不是自吹自擂。過往因殖民地身份,所以由英國人管治,屬優屬劣成績有目共睹。自97回歸後,無論立法會議員、行政會議成員和政府行政人員,慢慢也本地化起來,立法和行政上的溝通都漸漸以廣東話為主,雖然這樣,香港始終是國際化城市,因此仍存在很多國際化的制度和意見,例如同性戀應否合法化、應否放鬆槍械和大麻的監管態度等等;這些,香港政府和市民都採冷靜的態度對待,絕對不會胡亂「國際化」而操之過急,免令中國華人優良的文化受到沖擊。
但可惜香港證券市場的發展,就因為急於要「國際化」,而達至媚外的情形出現。香港最大的證券公司,全為外資;香港證監會的高級職員多以外國人為主,(奇怪的是並非來自經濟一哥美國);近期香港交易所和外資參與者主力推銷的產品:「備兌認股證」竟是連林治和畢菲特都認為要持審慎態度,甚至認為要立例取締的衍生工具,卻在香港市埸上成為股票產品交易的主流,這些產品的發行商當然也以外商為主。
香港政府不理會大吃小的現象,錯用積極不干預政策,繼續容許證券業「一業兩管」,間接做成外資銀行迫害中小型證券公司和從業員,這些媚外的策略,只會損害香港市民和投資者的利益,將會帶給特區政府更多的煩惱。
英明朱認為『月亮並不只是外國的圓,飯也不一定是別人的香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