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玫瑰與領匯
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每朝早上的電台廣播,由一位美籍日本少女主持,日本投降後,娛樂雜誌記者到處尋找這位東京玫瑰,希望訪問這位少女,終於有一位美籍少婦受金錢利誘下接受訪問,訪問播出後反應非常理想,美籍少女自覺非常成功,以為名成利就。突然,有輿論認為她在主持廣播時的言論有問題,因為她是美國人的身份,所以有叛國之嫌,在漫長的官司中,這位美籍日人失去了青春、親人(丈夫)和國籍,最終罪名成立,啷噹入罪20年,出獄後,美國政府依例剝奪她的美國國籍遞解出境,在兩地不討好的情況下,處境尷尬,雖然在老布殊卸任前,特別審批她的護照和居留權,使她不致於成為人球,但對她來說確是一個深刻的人生教訓。更何況有內情人說在電台廣播的女子其實並不是她,她只是貪圖那數千美元酬金的普通人,估不到因此而身敗名裂。領匯事件的人物有沒有類同的地方呢?誰是傀儡、假見証、記者、得益人、真正受害者,角色呼之欲出。領匯事件如何發展,誰是誰非,仍待大家日後才能定論。但目前,香港社會、市民、投資者、證券業人士直接或間接受到傷害已是鐵一般的事實。